耐压强度是耐火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面积所能承受而不被破坏的极限载荷。耐火材料的耐压强度分为常温耐压强度和高温耐压强度。
常温耐压强度能够表明材料的烧结情况以及与其组织结构相关的性质,另外,通过常温耐压强度可间接评判其他性能,如耐磨性、耐冲击性等。
耐火材料的常温耐压强度与材料本身的材质有关。但生产工艺对它有很大影响,高的常温耐压强度表明材料的生坯压制质量及砖体烧结情况良好。常温耐压强度与其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有关。体积密度越大,气孔率越低。其常温耐压强度越高。因此,能够提高材料密度的生产工艺,对提高常温耐压强度也是有利的。如采用烧结良好,紧密的原料,合理的颗粒级配,高压成型,高温烧成并适当延长保温时间等。
高温耐压强度数值能够反映材料在高温结合下的状态的变化,尤其对于不定型耐火材料,由于加入的一定数量的结合剂,温度升高,结合状态发生改变,更需测定其高温耐压强度。
致密定形耐火材料制品的常温耐压强度应按照国家标准GB/T5072《耐火材料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进行测定。耐火浇注料高温耐压强度应按照黑色冶金标准YB/T2208《耐火浇注料高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一、室温耐压强度
室温抗压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在室温下承受的极限压力,即试样在室温下被压力载荷破坏时的极限应力。其强度取决于所用粘合剂和混合物的数量和类型。原料纯度、混合比、混合液量、施工方法和维护制度等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抗压强度试验是在特殊压力装置上对试件施加压缩应力,直到试样在规定的加载速率下被破坏为止。压缩面40x40mm。
二、烘干和烧后耐压强度
干燥抗压强度是指干燥后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该指标不仅是窑炉设计的依据,也是评价材料性能的参考标准。
烧结后的抗压强度是指试样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后,在单位面积上承受的极限压力,并与炉膛自然冷却到室温时的抗压强度。该指标可直接分析浇注料的矿物组成和结构变化,并可预测浇注料的某些性能。
三、高温耐压强度
高温抗压强度是指在规定的高温压力载荷作用下,试样受到破坏时的极限应力。他可以判断耐火浇注料的耐磨性、抗渣性和抗剥落性,以及材料及其使用部位的选择。当加热温度低于800℃时,耐火浇注料试样处于弹性变形阶段,高温抗压强度一般与燃烧后相似或略低,高于800℃时,试样处于变形阶段,高温抗压强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1400℃时,高温抗压强度为1≤10 MPa。